在事業單位考試過程中,有這樣一類題目,叫做承接敘述題。當我們遇到這類題目的時候,也是講究備考技巧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思考一下,如果去做這類題目。眾所周知,文段承接敘述一般都是接著尾句論述地,所以尾句的類型決定了如何選擇。
(1)尾句提出一個論述對象——后文介紹此對象
作者在文段最后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或對象,如上海高鐵開通會帶來“虹吸效應”,都在熱議高鐵開通帶來的“虹吸效應”。這里面有個我們很陌生的概念叫“虹吸效應”,那么按常理來說,是不是要給讀者作一番解釋?
(2)尾句提出一個論斷——后文解釋原因
這也很好理解,作者提出一個觀點肯定要有相應的解釋,不然會讓讀者感到云里霧里,那么對于不能讓讀者領會意圖的文章當然也不是一篇好文章。
(3)尾句提出一個問題——后文分析或解決問題(若都有,優先選分析問題)
這一點可以結合我們之前舉的例子來理解。關于環境污染問題,前文若是說明了環境污染問題的現狀、危害,那么后面承接的就是怎么樣解決。若是只是簡單提到環境污染問題嚴重,那么接下來可能說嚴重的具體表現,也就是做一個具體分析,當然也可能就此問題談怎么解決。
(4)尾句提出一個對策——后文說明此對策
同樣,還是就環境污染問題來理解,若尾句說要“多項并舉的治理環境污染”,那么后文自然而然會告訴我們怎么多項并舉是不是?也就是會具體說明這一對策。
(5)尾句隱含作者傾向——后文具體說明此傾向或表明觀點
舉個例子,一個文段中前面作者都是在說“淺閱讀”有哪些弊端,尾句說到“這不是真正的閱讀”,那么這其中就包含了一種感情傾向是不是也就是對“淺閱讀”的否定,那么既然否定了“淺閱讀”,又說“這不是真正的閱讀”,那么后文是不是就很自然的告訴我們作者心中的真正的閱讀應該是什么樣的?這是不是就是作者的觀點
注意:關注尾句并非忽略前文,只看尾句,只是在這類題型中,我們需要重點看尾句。在具體做題中,我們不能忽視對題干的分析,尤其是尾句的分析,還要通過對選項的分析,提升我們的做題速度。